讲师介绍
讲师介绍
早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先后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宏观经济学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长,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现任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顾问委员会成员、研究委员会成员,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环球财经》杂志总编。
著作曾经荣获吴玉章奖学金、中国图书奖、全国十佳经济读物奖。主要著作有:《伯南克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不要玩弄汇率――一位旁观者的抗议》、《张五常经济学》、《五常思想》(主编)、《蒙代尔经济学文集》(6卷,译著)、《金融危机和国家利益》、《市场经济新观念》、《市场经济新体制》、《存亡之秋-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之来龙去脉》。
个人经历
向松祚,早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先后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欧元之父”、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
1993年到1998年,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和多家企业。任计划资金处副处长、信贷管理处副处长、金融债权管理办公室主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与朋友张庆昉一起,详尽总结各国金融危机之教训,合著《金融危机与国家利益》。
1998年,深感自己对国际金融制度和货币体系之运作知之甚少,遂辞去人民银行职务到国外游学。国外数年间,遍读西方经济学经典著作、仔细研究美国经济史和全球金融史,尤其是国际货币制度演变之历史。
2000年学成回国创办华友世纪通讯公司并任董事长。
2000年7月至今,任华友世纪通讯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0年9月至今,任比特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19年4月20日,因聘任期限已到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会研究决定同意不再聘任中国农业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先生担任执行理事兼副所长一职。
社会活动
曾应邀参加“国际货币圆桌会议”(由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蒙代尔、哈佛大学著名国际金融学者科伯和捷克总统共同发起)和“世界知识论坛”(由IMF 、OECD和韩国蕞大报业集团共同主办),并就人民币汇率和亚洲区域货币问题发表专题演讲。
2005年1月18日,向松祚回到母校秭归二中讲学,倡议发起了“秭归二中向松祚基金会”,5月11日,“秭归二中向松祚基金会”正式成立。
研究方向
向松祚对国际汇率及人民币汇率政策有很深造诣,支持人民币固定汇率政策。
向松祚逐步由金融实践派转型为理论研究的学术派,学术研究态度严谨,注重数据说明,逻辑清晰,很有说服力,兼备大战略眼光。多年来的市场激烈的淘洗具有很强的金融敏感度,在国外游学期间,深入研究西方经济学经典著作、深入研究美国经济史和全球金融史,尤其是国际货币制度演变之历史。
教授课程
主要讲述美国近几十年是什么样的创富模式及其运作。通过分析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前因后果,结合中国的实情,告诉我们中国如何走出自己的创富模式。对中国的经济整体一个深度的反思,使我们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