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堂讲师经纪,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刘圣晶老师>>刘圣晶老师观点文章>>观点详情

刘圣晶: 竞争优势之 信息

发布日期:2020-10-10 14:47:18 浏览次数:291

导读

清朝:自以为是的天朝上国;

英帝国:谨慎小心慢慢来;

信息:基业长存。

 

清朝

说起我们的大清朝,那是东方第壹大国,在康雍乾时期不可谓不强。极盛时期土地约1316万平方公里,在乾隆年间人口更是突破3亿,GDP预计能达到全球的25%,常备八旗绿营军80万,妥妥的世界第壹大国。然而只是在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2年以为乾隆祝寿为名的到访后,不到50年,就迎来了1840年的第壹次鸦片战争,而之后的清朝丧权辱国,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也一步步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

清朝失败的很多原因都可以在商业上给企业很多启示,今天来讨论的就是竞争优势中的信息的作用,首先我们先举几个清朝的例子。

l 好久以前-康熙和雍正时期的外交

清朝的邻国俄罗斯派外交使节来朝见清朝康熙皇帝,清朝规则是俄罗斯派外交使节要行三跪九叩大礼。显然俄罗斯派外交使节认为自己代表的是俄罗斯,不乐意做出这种有辱国格的行为。康熙皇帝很不高兴,事后批复说,俄罗斯是野蛮的国家,咱们以后要找机会好好教化他们。

到了雍正时期,清朝派了一个庞大的使团访问俄罗斯,恭贺当时的俄罗斯女皇登基。在正式递交国书的时候,庞大的使团竟然当着俄罗斯女皇的面集体行三跪九叩大礼。看得俄罗斯朝野上下目瞪口呆,直到俄罗斯宣读完国书,这只庞大的使团才在恢弘的“吾皇万岁”声中轰然起身。而当俄罗斯女皇让使团回使馆休息时,外交大臣竟然又统统跪下向女皇致谢。清朝以为,这样可以让俄国人好好学习礼节,却不知这种毫无个体人格的行为,反而让国际社会知道了什么叫做奴才。

 

l 过家家的-总理衙门

1840年鸦片战争开打,全世界都看清楚了清朝不过是个外强中干的软柿子。到了咸丰年间,朝廷再也拽不起来了,就成立了一个总理衙门,其实是我国的第壹个外交部门,但办起事来,那可是不折不扣的衙门作风。比如说,当时的英国外交官就说,这些中国的外交官员,办事作风与国际外交规矩完全不同,其他国家大使之间办事单刀直入,而中国官员得先端上茶水点心,然后请王公大臣陪坐,陪坐的大臣跟小孩子一样毫无主见,完全就是陪衬,只会唯唯诺诺地等亲王说话,然后附和“对对对,好好好”。于是国际社会都蔑称中国的外交是儿戏,对付清朝的大臣就跟对付小孩子一样,一边打一边抚慰。

 

l 名副其实的旅游团-大使出访

即使清朝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了,可是清朝私底下还是很鄙视西方人,觉得向他们学习是一种耻辱。当时的总理衙门想派一支考察团去欧洲学习,这放在今天,大使出访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当时的大小官员竟然都避之不及,谁也不想代表国家去欧洲学习交流。就连当时的朝廷领导也否认出访的是考察团,而只是搜集情报的观光团。结果考察团回国后,详细汇报的都是欧洲的风土人情啊、高楼大厦之类的东西,对真的关键的国家是怎么运作的,西方人的政治制度则一笔带过,还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团。

 

l 家乡小曲儿-第壹ge

李鸿章访问法国时,法国外长为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按照礼仪,两国首脑要高唱各自的ge。清朝哪有什么国家的概念,更别说ge了。结果呢,李鸿章急中生智当场唱了一段自己家乡小曲儿作为ge,清王朝那是颜面尽失。

 

-总结-

如果将清朝作为一家老牌大企业来看的话,一个企业的领导层,竟然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愿意认真外界接轨,了解外界的变化。只要形成一个封闭性系统,就没有办法及时应对外来的挑战和变化。

 

英国

我们以1792年清朝和英国的第壹次接触,马嘎尔尼使团来华讲起。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借着给乾隆皇帝祝寿的机会来华,希望能和清政府签订一份外交通商条约,但是这个计划失败了。不过马嘎尔尼使团在中国游历一年多,对清朝的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结论是:清政府盲目自大,军事技术停滞,人民生活困苦,地方官贪污腐败。

 

但是对于英国来说,清朝终究是东方第壹大国,在1832年,即第壹次鸦片战争爆发前8年。英国的官方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又派了一艘商船阿美士德号来中国。以扩大对华贸易为目的,同时进行收集情报,对中国进行近距离的详细考察。一开始,清政府对阿美士德号上的英国人,和前几拨英国人一样。客客气气地请英国人吃闭门羹,好吃好喝招待着。谈到通商,开放,就避而不谈,也不许英国人和普通中国老百姓接触。但英国人呢,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容易对付了,这次来中国的东印度公司职员里,专门安排中国通,英文名林德赛,化名胡夏米来进行信息收集,所以成果斐然:

Ø 锁定了中国沿海地区几个适合开放通商的港口城市,比如这个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在之后的中英南京条约里,被要求向英国开放;

Ø 学会了和清朝进行交涉的方法,胡夏米在报告中说,清政府从上到下,都是欺软怕硬,觉得自己是世界的xin,你越低声下气,它反而越骄傲。反过来,你要是语气强硬,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清政府反而会先做点让步,把你打发走再说。

Ø 英国人报告中写道,清政府内部是壹级壹级,官员只对上级负责,欺瞒哄骗,说真话反而有罪,例如阿美士德号强行进了福州港,负责福建省海防的一个武官陈显生,把英国人进港的消息据实上报,结果下场就是被摘了顶戴花翎。清政府为了防止人民接触外面的世界,维持自己无所不能的假象,居然要一个无辜的,尽职的官员来背锅。

Ø 英国人报告中写道,清朝的百姓对清政府更有敌意。

 

英国的两次访问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决定下次再和清政府谈判通商问题,bi须要以武力为后盾。对此胡夏米总结说:第壹,清政府欺弱怕硬,武器水平落后。二来即使冲突一起,清朝老百姓也不大会站在清政府这边。八年之后的第壹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胡夏米的预言,全落实了。清政府的军队,不堪一击。而且整个战争期间,老百姓基本都在旁边看热闹,还主动和英国人做买卖,让英国人没有后勤给养缺乏的后顾之忧。

 

-总结-

信息,是zui重要的,信息就是竞争力,就是先机。一个企业能否及时获取到足够多的外部信息,是它竞争优势的重要组织部分。

 

-附图-

100年来美国价值zui大的企业列图:

 

总结

l 莫以自己的想法来衡量对手:有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事实,我只是以为是事实,结果在事实终于来的时候,才发现两者居然有如此大的差距;

l 莫自以为是:过去的强者,不会是一直的强者;

l 莫不思进取:所有的莫明焦虑,都只因不思进取;

l 不要成为封闭性系统:信息是先机,一个企业能否及时获取到足够多的外部信息,是它竞争优势的重要组织部分。

l Microsoft:直面现实,不再把Windows作为微软的核心增长模式,而是逐渐让Windows走向免费,同时将微软的应用软件向竞争对手平台开放;

l IBM:再先进的理念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再适用,只有建立起能够不断自我更新的企业文化,才是基业长青的秘密所在。

 


版权声明:此信息是由网站用户发布,并不代表京师堂讲师经纪支持或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及所有权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评论(共 0 条评论)

欢迎评论

验证码

评论

刘圣晶老师
刘圣晶老师
助理手机:010-61766266
常驻地:上海-
性别:
年龄:1980年
授课年限:9年
擅长领域:财务预算,财务审计,成本控制,非财务经理,税务,经济形势
授课费用:面议